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章 取名宏论(第1页)

公元前694年周历4月,鲁国历史上一代强悍国君鲁桓公薨,世子同继位新君,即鲁庄公。

鲁庄公,姬姓,氏鲁,名同,出生于公元前706年周历10月初5,因与鲁桓公同月生日,故得名同。

鲁庄公薨于公元前662年周历8月11,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六任君主,鲁桓公与夫人文姜所生的嫡长子。

鲁庄公得名为同,固然与鲁桓公因为你子两人同月同日生有关,但对于最讲周礼的鲁国国君鲁桓公来讲,当时取这个名字还是很慎重的。

史料记载,公子同出生时,鲁桓公大喜过望,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和庆祝仪式,并请了专家来商议为自己的嫡长子取名一事。

这个专家叫申繻,鲁国一位睿智博学的大夫。

当时鲁桓公向申繻请教为孩子取名的道理。

于是,申繻为我们奉献了一通精彩的取名宏论。

申繻答道:“主公,据臣所知,取名往往有五种方法,依信,依义,依象,依假和依类。

所谓依信,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身上的特殊标记或特殊而取名。

所谓依义,就是以祥瑞之字为孩子取名。

所谓依象,就是以一个跟孩子长得差不多的事物为名。

所谓依假,就是以事物的名称假托取名。

所谓依类,就是借用和父亲类似或有关的字眼来命名。”

在春秋时期,我们会看到很多奇怪的名字,如黑臀、重耳、唐叔虞、季友等,这便是依信而取名。

如黑臀可能很好理解,说明生下来屁股部位有一块胎记。

而唐叔虞和季友据说是生下来时手掌分别有虞字和友字的纹路。

这些,都是依信而取名。

依义而取名的也有一些名人,如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姬昌,楚武王熊通,齐孝公姜昭等等。

依象而取名的,如孔大圣人孔丘,据说他的脑门比较高,象山丘一样;南宫长万,因为个头特别高等等。

依假而取名的,春秋时有好几人都叫杵臼,如宋昭公,晋国的公孙杵臼,就是取杵臼其中一个坚实不坏的特性。

据说,孔子将其儿子取名为鲤,既因为当时正好有人送鲤鱼上门,同时也有鲤鱼跃龙门之意。

还有好多个叫去疾的,就是希望长大后少生病的意思。

至于依类的这个类,就是指类同父亲的某一方面。

如有晋文侯晋仇,就是他的父亲晋穆侯在讨伐戎狄部落的一次战役中打了败仗,回来时正好夫人为他生了儿子,于是他就将这个儿子取名为仇。

同样,有一次晋穆侯打了胜仗,回来时正好夫人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取名为成师。

还有以父亲为帅时俘虏敌人主帅或将领后,为纪念此功勋,就以敌人主帅之名为儿子取名的。

如后来的鲁国卿大夫叔孙得臣三个儿子就是以长狄部落三个被俘的首领侨如、豹、虺为名。

这个取名的五类习惯,到了现代,基本上大家都倾向于其中的一类了,即依义而取名。

曾经,在我们中国,还有过特殊时期纪念意义的依类而取名。

如孩子出生时,正好是建国前后,所以建国、胜利之类的名字便很多。

但慢慢的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根据孩子出生时的样子来取,那更是基本绝迹了。

毕竟,很少有人再为自己的孩子取一个叫寤生或黑臀、重耳之类的名。

现在孩子的名字,一个个都光鲜的很,意义非凡,甚是高大上。

关于取名字的学问,当然远不止于此。

据说,鲁桓公向申繻讨教时,申繻还详细讲解了诸侯国君为儿子取名的禁忌。

如取名不可用本国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牲畜名,不用器物礼品名。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